status
date
slug
tags
category
type
password
icon

書籍資訊

作者:新海誠
個人評分:9
書籍主題:成長

讀後心得

 
新海誠睽違三年的集大成之作,完全沒有辜負我這三年的期待。
我是真的很喜歡這部作品,而我也相當敬佩新海誠膽敢觸碰這樣的議題。
雖然我本人是親身經歷過 311 大地震的年紀,但年幼時的我並沒有太多印象,
當然住在台灣的我也不可能親身體會到當時受難者的感受,但我盡可能地透過這部作品去共情。
 
依照我先貶後褒的習慣,就讓我先提一下我對這部作品不滿意的地方吧。
說到《你的名字》,我的眼前仍然會閃過男主仰望時耀眼的銀河。
想到《天氣之子》,我的腦中依舊忘不了大雨磅礡後綻放的晴天。
甚至《秒速五公分》的櫻花、《言葉之庭》雨後的亭子,都成為了代表那部作品的畫面。
然而,說到《鈴芽之旅》,不論是常世中的天空、或是蚯蚓盤旋在上空的景象,
似乎都少了一點標誌性。
若要化成言語來形容,本作的畫面稱得上”精緻”,似乎仍然比不上前面兩部作品的”驚艷”。
 
音樂部分則是相形見絀,本作中除了主題曲《すずめ》那令人記憶鮮明的編排之外,
其餘的歌曲則是很難讓人留下印象,更何況連 OST 都只有四首歌。
跟《你的名字》與《天氣之子》兩作比起來,個人覺得少了一點代表性。
 
不過說完了以上的缺點,最後不得不提的當然就是本作最令人詬病的情感描寫問題啦。
與阿姨的爭吵點明問題後就被打斷攪局,導致收尾的有些許倉促。
男女主的感情線也是如此,在我看來女主對男主變成要石這件事情感到內疚,
而男主則是感謝女主將自己從要石變回人類,其中我認為沒有太多的情感要素。
但到了最後,女主跟男主莫名其妙就互相表明心意了,我看得有點懵._.
 
終於講完了缺點,接著就可以來狠狠地誇一頓我認為這部作品值得表揚的部分啦。
首先,光”深度”這部分,我認為遠勝前兩部作品。
當前兩部作品聚焦在愛情時,本部作品卻將大部分的時間在著墨女主的成長。
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情感描寫有點突兀的部分,因為愛情對於這部作品來說只是點綴。
我沒有辦法評斷哪種作法更好,我只能說這是取捨的不同。
而也正是因為透過這樣的手法,我們直觀的感受到了女主本人的成長。
日文名稱《すずめの戸締まり》,中文直翻為《鈴芽的門鎖》。
對於未來的鈴芽經歷過一系列的冒險之後,終於能夠真正地走出傷痛,迎向”自己的明天”。
 
除此之外,在地震議題上,能夠感受到新海誠細膩的處理相關的情節。
與其說是防範未然,不如說是極其小心地點題,並且點到為止。
第一次觀看電影的時候與我一起觀賞的友人在演員名單滾動時,被我看到她不經意的拭淚。
說實話我完全不知道哭點在哪,直到我觀賞第二甚至第三次時,我才感受到值得她哭的理由。
我原本很喜歡廢墟這個選材,但我單純以為是城鎮的落沒導致後門的開啟。
但第二次觀賞時直覺地想到,這些都是因為地震而遭受毀壞的區域。
甚至在死後才能前往的常世中看見了廣島的全貌,其中代表的意義也不言而喻。
 
三刷這部作品時,正好是 2023 年 的 3 月 11 號,也就是正好 12 年前的今天發生了 311 大地震。
而男女主在常世中聆聽那片土地曾經生活的聲音,就是地震事發前,那看似夢幻的幸福。
而我想,在電影中男主最後的獨白,正是為了遇難的家屬所發出的心聲。
“不論是一分一秒也好,我也想讓這樣的幸福延續下去。”
 
說完本作的優缺點,我個人認為不如《你的名字》以及《天氣之子》,但這是單以電影而言。
我認為這部作品想要傳達的意境比起畫面,透過文字或許會更有表現張力。
相較之下,《天氣之子》可以說是將電影能夠發揮的原因發揮到了極致的地步,
不論是畫面或是歌曲,都將觀眾的情緒帶動到了極點。
但在小說的部分,我認為《鈴芽之旅》可以完勝《天氣之子》,不過單純是載體的適性差異罷了。
不過當然實際讀起來怎麼樣,就等到我看完小說再下評價吧w
 
說是這麼說,不過作為新海誠的粉絲,
當然還是老實地把電影刷過了三輪,之後有新海誠展我相信也會重溫w
因此我在這邊推薦所有人都應該去看看這部作品,嘗試共感一下天災無情的一面。
而我也會抱著感恩的心態,期待著新海誠三年後的下個”集大成之作”w
 

佳句賞析

蒼鷺與少年僕愛君愛
Loading...
Zixu
Zixu
Welcome to my webstie.
Analytics
Post Count:
224
Latest posts
還好我退了 部隊篇
2025/08/08
泡泡
2025/08/05
還好我退了 新訓篇
2025/08/02
大學畢業心得
2025/07/12
AP325 隨筆
2025/06/07
Lycoris Recoil 莉可麗絲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