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date
slug
tags
category
type
password
icon
書籍資訊
作者:渡航
個人評分:9
書籍主題:青春
讀後心得
這是第二次看這部作品了。
不過第一次看的時候,只看了一二季,畢竟第三季還沒出。
不過當初看完,就決定要看第三季之前,一定要再重溫一次前兩季。
雖然一直擱置,但直到今天,有點番荒了,決定要好好靜下心來重溫這部作品。
因為是二刷了,所以會稍微看得仔細一點,既然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也可以注意到更多細節了。
接下來邊看,想到什麼就記下來吧。
不論是第一次看還是二刷,一致的想法是:
《ユキトキ》 好聽,《春擬き》也好聽。
第一季前期,開局真的非常好。
吸引人的男主人設、跳脫常理卻又合乎情理的解法、還有蘊含大道理的詭辯,不論何者都非常成功。
不過到了後期,對雪乃這個女主角的人設,前後期有些出入。
原本的雪乃在初次見到男主時,比較有生氣,或是說,比較像個普通的高中生。
後面,感覺是為了捍衛冰雪女王的設定,稍稍地將她的定位改成了不懂得向他人求助的獨行俠。
最後透過男主與女二的努力,終於將她的心扉撬開後,卻也沒有恢復當初那種小家璧玉的感覺。
第二季前期,男主在秀如何把身邊的人際關係破壞得一乾二淨。
從身邊的同伴、到可愛的妹妹、再到對自己伸出援手的同學,真的是一乾二淨。
我也想要小町這種妹妹Q^Q
中間殺出一色,關於吵了好幾集的學生會選舉事件,其實我認為不論是男主或是女主的主張,
都不如前會長的無心的提議好。
男主主張讓一色當會長,弊端在後期也顯現了出來,就是男主必須為此負責。
女主則是選擇讓自己當會長,缺點就是社團將不復存在,或許表面上還在,但本質上就再也回不去了
女二的想法和女主一樣,但犧牲了人變成了自己。
簡單來說,社團中總要犧牲一人,只是選擇男主負擔會稍微輕鬆一些。
然而前任會長的提議,卻不用犧牲任何一人。
女主當會長,而男主女二也一起進入學生會幫忙。
侍奉部的精神,可以嫁接到為學校服務上。
而三人的故事,也得以繼續傳唱下去。
就算會有些許的忙碌,但與昔日的戰友一齊努力,不過是換個戰場續寫前面的故事罷了。
作者不這麼安排,我猜大概是因為侍奉部的人數,三人是很恰當的數字。
再多,又要為了新角色鋪陳,使得人物關係更加錯綜複雜,篇章會顯得冗餘。
在男主的提議被採納的情況下,多了一色這個新人物,卻只是支線一般的存在,
或許這樣才最能確保侍奉部還是原本的模樣吧。
說到一色這個人物,剛登場就感到一股悲傷。
尤其是越到後期,敗犬感越重,這種主動進攻型的敗犬已經多到不能再多了,
這點在《Clannad》也可以得到驗證。
當時班上有支持一色黨的,最不能接受的一句話就是:
"如果敗犬有顏色,那肯定是一色"w
中後段則是讓兩間學校的學生會秀了一把到底有多無能,看的心裡一把火。
是我,早就上去主持大局,早早的打臉對方所有人了。
我的作法大概會跟雪乃一樣,第一次參與集會先低調觀察情況,第二次就開火了吧。
第二季的後期,就是各種男女主強迫自己相信彼此有深厚的信賴關係,
然後被陽乃各種攪局。
陽乃的設定就是這樣,基本上用上帝視角跟滿點能力值去妹妹的交友圈虐菜,
我最看不慣她的,就是我所堅信的"看破不說破,是一種美德"。
她則是"看破,我直接說爆",讓男女主不得不去注意一些虛偽的部分。
嘛,看在她的存在感覺是為了加速劇情的推進以及檢驗雪乃成長與否的關鍵上,
就原諒她吧。
第二季的結尾跟第三季的開頭是連貫的,要是沒有重溫前兩季,可能會有點違和w
然後第三季的OP,我個人認為相對於前兩季來說普普Q^Q
不過ED倒是挺符合我的口味的,有種《一番の宝物》的感覺。
第三季前期在主體上也是在延續第二季想表達的東西,雪乃的自我成長,
以及女二被夾在男主與雪乃中間的掙扎,雖然雪乃與男主都在追求真物,
但女二也知道,若是走到最後,男女主在一起後,就沒有她插足的餘地了。
我第一次看果青時,沒有很喜歡女二。
這次看下來,其實她才是最能代表我們普通人的角色。
迎合諂媚他人、沒有雪乃的優秀頭腦、也沒有男主獨特的思考模式,她才是最應該追求自我的人。
然而被夾在兩者中間,嘗試為了維持友誼來盡一份心力,所以她才是最能綜觀全局的當事人。
可是,說到男女主的關係,她也終究是個局外人罷了。
這點倒是跟一色在中間的體悟有點像。
當然,若是說到最明白局勢的,那應該還是非老師跟陽乃莫屬。
不過看到一半,我就大概知道當初為什麼作者不讓主角團加入學生會了。
因為,如果加入了學生會,往後的所有工作都會變成"義務",並且是全體性的。
就沒有辦法表現出在辦畢業舞會時,男女主意見對立的情節了。
既然"不是義務",幫忙就必須要有"理由"或是"藉口",不論是男主還是女主都一樣。
小町和一色很明顯地明白這一點,所以才識時務的提供藉口,讓男女主有行動的理由。
關於這部分,我認為動畫表現得非常好,在劇情趕火車的情況下,讓觀眾也可以輕易地明白這一點。
相信小說會表達得更細膩一些,這種細節的部分對我真的超有吸引力的w
後期主要在男女主傲嬌的不跨出最後一步,男主最後還是得靠老師的助力才得以面對,
我想,很難找到比這更好的結局了吧。
這部作品早就完結了,但在我心中,今天才為它畫上句號。
第一次看這部番才國三,三年過去了,我自己有什麼長進嗎?
看完時的感覺跟當初看《冰菓》一樣,就是明白不可能會有更好的結局了,
但還是希望故事可以繼續發展下去。
這部作品從開始到完結,總共花費七年的時間,在故事中主角團卻是永遠的高二。
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小町跟一色的互動、主角團的畢業舞會以及各自的出路。
不過,這樣就好吧。
作者給出了明確的結局,留有無限的未來讓我們自行想像。
我給予這部作品九分的高評價,跟《Angle Beats!》同分。
說實話,這部作品帶給我的感動並沒有《Angle Beats!》大,
但出於情懷與私心,讓我多給它加一點分數吧。
佳句賞析
越是優秀的人,越要承受來自凡人的痛苦。
連最起碼的努力都沒做過的人沒資格去羨慕有才能的人。
無法成功的人,是因為想像不到成功者付出過多少努力,所以才無法成功。
努力不會背叛自己,只會背叛夢想。 就算再怎麼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實現夢想。 但,至少,曾經努力過。
如同現實是殘酷的一樣,謊言肯定是善良的。
雖然人生不能重來,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是可以重置的。
就連義務教育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不掉隊, 沒有志氣的人只能被淘汰。
一知半解卻沒有自知之明比無知更討厭。
理想只是理想,並非真實。 在現實中太過理想,只會顯得虛偽。
一個人獨處並不是壞事,問題在於因為惡意而被孤立這點。
所謂的"瞧不起",只不過是自覺不如之人的被害妄想罷了。
人對他人的評價,是依據固定觀念以及印象來下定論, 即使想做點什麼,也只會被當成攻擊的目標。 簡單來說,改變自己就能改變世界什麼的,根本不存在。
若是為了人際關係而苦惱,那就將整個關係網路破壞掉就行了。 解決不了無解的問題,那就消除問題。
人類在真正害怕的時候不會考慮其他人, 就算犧牲掉周圍的人也想讓自己得救。
團結所需要的不是英明的領導,而是共同的敵人。
大多數人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 大多時候,人們只會冷眼旁觀,只有利益牽涉到自己時才會露出獠牙。 正因如此,這個世界才顯得這麼兇險。
假如明知道是虛假的朋友關係,還願意伸出援手, 那我想,大概就是真的了。
誤會是解不開的。 因為人們已經解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幫助別人並不能成為傷害自己的理由。
既然有"重在參與"這句話,當然也能夠延伸成"重在不參與"。 因為參與"不參與"這件事本身也很重要。 如果說世間萬物都有其自身的價值, 那"沒經歷過大家都經歷過的事件"才更顯得珍貴。
如果所謂的友情,只需要一點小事就能破壞殆盡, 那只不過證明了也不過是這種等級的過家家酒罷了。
人不一定得要活在當下。 現在的時光,不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不能代表一切。 不過,有些事情,是只有現在才能做的。
人與人之間的依賴是麻藥,一不注意就會成癮。 從此以後,變成一遇到問題就向他人求助的廢人。
認為只要溝通就能明白,就能互相理解,這是說話者的自我滿足,傾聽者的自以為是。當然, 不溝通就能相互理解,這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我並沒有期望被理解,但我希望能夠理解別人。
如果只有一個選項可以選,那就不能稱作是自己的選擇。
若想經歷成長,在那之前勢必要放棄一些東西。
- Author:Zixu
- URL:https://zixu.us.kg/article/果然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搞錯了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Relat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