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date
slug
tags
category
type
password
icon
書籍資訊
作者:二宮敦人
個人評分:7
書籍主題:生命
讀後心得
由於閱讀順序的錯誤,我觀看的感想應該跟作者原先預定的不太一樣。
要我說的話,《雨後的天空》跟《櫻花》兩部作品,更像是兩個背景相似的作品而非續作。
可能是出版的時間距離太過遙遠,兩位主角的想法跟人設好像有些許的偏差。
拿福原來說,在《櫻花》中還信誓旦旦的宣誓自己不會因為任何病患的死亡而高興,
在《雨後的天空》卻巴不得自己的父親趕緊離世。
又或是桐子,不知道是否因為在《雨後的天空》中內心戲描寫較少,從這部作品中完全看不出來在《櫻花》中展現的有血有淚,跟凡人一樣會迷惘。
接著是神宮寺,原先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因為他不傾向於任何派系的柔軟身段以及看戲的心態,如果按照她在《櫻花》中展現的性格,沒有任何理由解釋的了她為什麼會和桐子一起離開醫院。
最後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在《櫻花》的結尾,福原和桐子就算沒有互相瞭解,在音山的幫助下至少知道了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福原。
結果一到《雨後的天空》的開頭,桐子就被逐出醫院了._.
理解不能。
不論是《櫻花》或是《雨後的天空》,單獨拿出來都是不錯的作品,尤其是探討的問題真的引人深思。
不過當硬被湊在同個系列時,前後的不一致性令觀看體驗有些許下降,算是很可惜的部分。
佳句賞析
也許死亡也是戰勝疾病的方法之一。
想要重拾健康的心願只是幻想。
當自己接受了死亡,不就是戰勝了死亡嗎?
在醫院中度過的時間稱不上是活著。 即使延長了壽命,考慮到因為治療而失去的時間,反而是損失。 生命所下的最後時光有限,不應該浪費在這種地方。
一旦受到死亡的影響,便會失去以往的生活方式,失去生活方式的人生就跟死亡無異。 相反的,維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迎接死亡,就等同於還活著。
死亡並不是挫敗,如果將死亡視為挫敗,那些走向死亡的人不是太不值得了嗎?
在捨棄無法實現的夢想時,就等同於做好了發現新希望的準備。
有什麼行為,能夠比把無法實現的希望放在病人面前更加殘酷?
既然早晚都得要放棄,不如趁早放棄。 正是因為所剩的時間不多,因此更不能浪費時間,更希望夠讓生命的最後一段路走得更充實。
即使前方沒有路,只要撥開草木,那裡就是路。
奮戰的方式,並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種。
想要瞭解生命,首先必須先瞭解死亡。
比起醫院所需要的醫生,我更想成為病人所需要的醫生。
- Author:Zixu
- URL:https://zixu.us.kg/article/最後的醫生仰望櫻花想念你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