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date
slug
tags
category
type
password
icon
書籍資訊
作者:三秋縋
個人評分:8
書籍主題:生命
讀後心得
這是我看的第三本三秋縋的的作品,我個人認為 ── 一本比一本精彩。
尤其是這一本,其中許多我認為有道理的句子被我節錄了下來,
全部放出來才發現,這似乎是我目前節錄最多佳句的作品了。
跟作者以往的致鬱系小說一樣,探究著某項議題。
這次則是──"幸福",如同書名述說的一般。
"如果幸福只剩下三天,那還叫做幸福嗎?"
是我在看完簡介後,第一個產生的疑惑。
待到我看完這本書,這份疑惑蕩然無存。
幸福與否取決於個人,與時間並沒有直接關係,
甚至可以說世上的大部分人,都未曾體驗過哪怕僅僅一秒鐘的"幸福"。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見這個議題了。
如同在《電波教師》中的薯條娘的感言:
"我發現了,就算被退學,也不會死。
但是,要是失去了活著的意義,我就等於死了。"
(在這邊也推薦一下電波教師 !!!漫畫超好看!!)
又或是 MeUmy 的某人曾說過的:
"每個人都來過這個世界,
卻不是每個人都曾經真正活過。"
本書跟其他作品有些不一樣的是,雖然書名叫做《三日間的幸福》,
但是書中的內容卻對三天內的幸福生活隻字未提。
沒錯,這本書不是在討論幸福,而是在闡述追求幸福的過程。
主角正是在屬於自己的一番搏鬥後,明白了何謂"幸福",
因此,看完這本書後的疑惑不再是"幸福是否存在",
而是 ── "我的幸福在哪裡?"
佳句賞析
每個人的世界,都由兩個要素組成, 分別是”自己”和”除此之外”。
孤傲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不懂得取悅他人, 而是本質上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 就像是在錯誤的花季裡綻放的櫻花一般。
人們之所以遵守規則,不過是因為”信用”是個有用的道具罷了。 當人生失去希望,遵守規則顯得既可笑又沒有意義。
大多數人只有在面對死亡時,才會體會到活著有多麼珍貴,也才能找回活力。 但是跟其他人相比,這不過是回到起跑點而已。 而造就這一切場面的,便是那可笑至極的自以為是。
所謂的死亡,便是除了死亡,再也不會發生任何事。 至於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則是見仁見智。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不容許嘲笑的理想。 或許未曾放棄過,或許已經放棄了, 但那絕對不是讓人恥笑的理由。
有那麼多人會嚮往死亡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溫柔只會留給死後的人吧。
在可悲的一般論之前,所有人都會以為自己是例外。
明明沒有成功過,卻成天把成功掛在嘴邊,這種人通常只是不願意承認失敗的廢物罷了。 失敗的人的確很暸解何謂失敗,但瞭解失敗與瞭解成功完全是兩碼子事, 就算挽回失敗,也不代表著可以成功。因為有個名為”起跑點”的灰色地帶夾在其中。
既然我尊重你的不相信,請你試著尊重我的相信。
輸家唯一的安慰,來自更大的輸家。
相較於不被正視的事實,足以取悅群眾的虛假還更為有價值。
比起想像未來的自己如何順利的活下去,還是考慮死亡的方式更輕鬆一些。
我不希望我的絕望被人明白, 因為這樣,我的絕望就不再是我的絕望,而是隨處可見、了無新意的破爛了不是嗎?
當一個人不再害怕自己受到傷害,或許是因為擔心自己的人已經消失了。
有一種看似平常的微笑,是卑微的人們因為膽怯而設下的防線, 連幸福都會害怕的膽小鬼們常常會有的表情。
- Author:Zixu
- URL:https://zixu.us.kg/article/三日間的幸福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